2015-08-28 03:15:00
日前,工信部發(fā)布消息稱,9月1日起,電信運營商在通過各類實體營銷渠道銷售手機卡時,將要求用戶出示本人身份證,并當場在第二代身份證讀卡器上進行驗證。此外,所有未經實名認證的老用戶都必須補交證明文件。因此,未來,未實名用戶在辦理業(yè)務時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。
很嚴卡號實名制喊你去認證
眾所周知,關于手機卡實名制的相關政策,此前已經推出過多次,但實際執(zhí)行時并未那么嚴格。此次工信部再次喊用戶去實名認證,可謂則是動了真格。
此次推出的政策命名為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,該工作方案指出,為全面推進未實名老用戶補登記,運營商將對2013年9月1日前入網的未實名老用戶,而電信企業(yè)要在其辦理新業(yè)務、更換移動電話卡時依法要求其進行補登記,確保在2015年12月31日前本企業(yè)全部電話用戶實名登記率達到90%。
據了解,目前市場上現(xiàn)存的非實名制手機卡用戶一般可分為四種:機主姓名為臨時賬戶,用戶名一項中顯示為某某代辦等臨時卡;手機卡登記信息不完整的;機主姓名與實際使用者信息不匹配;集團卡,機主姓名為單位、經辦人姓名的。
未實名用戶辦理業(yè)務將會受限
《E生活》從運營商渠道了解到,9月1日以后,未實名用戶在辦理業(yè)務時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,甚至還有被停機的風險。
省外部分城市推出的政策是,未進行實名登記的老用戶,不能享受所有促銷優(yōu)惠,在變更資費套餐、辦理國際業(yè)務等方面將受到限制。或者將被限制辦理2G升3G(4G)、過戶及變更資費套餐等多項業(yè)務。同時,武漢某運營商相關負責人指出,公司也將馬上出臺類似政策,雖然未實名用戶不會馬上停機,但未來使用肯定會不方便。
此前階段,在路邊店、報刊亭等小的社會渠道中,由于銷售數(shù)量與收入直接掛鉤,對身份核驗并不嚴格,甚至通過復印件就可以辦卡,導致假實名手機卡橫飛。強制實名后,這些小代理或將消失。
專家觀點
電信詐騙將被一定程度遏制
對于為何出臺強有力的實名制政策,業(yè)內認為,主要目的是遏制電信詐騙。